新華社南寧12月14日電(記者 覃星星)“以前垃圾沒處存放,只能堆放到路邊焚燒,或直接倒進河裡。如今村裡有專人保潔,還有車子清運,有地方填埋。老老少少都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。”舒適的居住環境,讓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冠洞村62歲的楊珠艷心情舒暢。
  鼓樓、風雨橋、百家宴、侗族大歌……廣西三江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吸引著國內外游人。而過去,三江的鄉村卻面臨日益嚴重的“垃圾圍村堵河”難題。冠洞村群眾回憶,“過去村裡又臟又亂,紙片、塑料袋隨風飛舞,河面漂浮著大量垃圾,大家都不敢到河裡洗菜洗衣服。”得益於廣西正在大力推進的“清潔家園活動”,八桂大地諸多像冠洞村一樣的村莊正實現從“垃圾圍村”到“潔美鄉村”的華麗轉變。
  在城市垃圾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,農村垃圾問題同樣不容忽視。由於農民意識不強,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等因素的影響,廣西農村地區垃圾亂扔、亂倒現象十分普遍,垃圾污染環境,甚至圍村堵河現象時有發生。“垃圾靠風刮、污水靠蒸發,家裡現代化、屋外髒亂差”是不少農村生活環境的寫照。
  “垃圾圍村”如何突圍?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重點工程處處長、“美麗廣西·清潔家園”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農永亮介紹,今年5月,自治區黨委、政府作出開展“美麗廣西·清潔鄉村”活動的決定,通過“清潔家園”、“清潔水源”、“清潔田園”專項活動,全面改善壯鄉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。
  農永亮表示,“清潔家園”著眼於解決好農村垃圾收集、運輸、處理,改變過去垃圾亂倒、雜物亂堆現象,營造良好的農村宜居環境。
  家園保潔,農民的參與至關重要。對此,廣西在建立農村垃圾處理體系之時,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,建立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。建立農村環衛保潔隊伍,把專業保潔和“戶前三包”相結合,保障垃圾收集工作無死角、無遺漏。把突出整治和日常保潔相結合,通過宣傳引導、建立村規民約、檢查督導等方式,落實保潔制度、配套集運處理設施、籌措運行維護資金、完善村民自我管理、提升文明素養,努力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。
  同時,形成公共財政投入機制。在清潔家園活動中,既要拿出錢來完成項目建設,還要捨得拿錢確保項目投入使用後的正常運營,在機制上做到量入為出、確保實效,把錢用到點子上併發揮實效。
  截至11月18日,廣西共配備鄉鎮村莊垃圾收集箱(桶)238.6萬個、新建垃圾池17.8萬個、清運三輪車4.6萬輛、完成縣市試點區域內鄉鎮中轉站建設2064個,落實鄉鎮村莊清掃保潔員13.9萬人,“清潔家園”專項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 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吳偉權表示,根據“清潔家園”專項活動的安排,到2013年底,廣西基本完成75個縣市“村收鎮運縣處理”試點區域內鄉鎮中轉站建設。不久的將來,越來越多“潔美鄉村”將出現在八桂大地。  (原標題:廣西建立長效機制實施“清潔家園活動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b60rboh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