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金報訊 圖為:東湖通道工程挖出大量淤泥 (記者曹大鵬攝)
  本報記者梅丹
  本月16日、17日,本報連續報道了《江蘇民企欲挑戰武漢“短命路”》、《江蘇民企叫板“短命路”引起武漢城建委高度重視》,引起各界強烈反響。昨日武漢市硚口區城管委與江蘇民企進行了初步溝通,計劃前往江蘇南京、寧波等地實地調研。
  此外,中建三局東湖通道指揮部也想深入瞭解,看能否用這種新材料將東湖淤泥變廢為寶;光谷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江蘇民企惺惺相惜,願意在園區道路上嘗試這種新材料。
  硚口城管委擬前往江蘇實地調研
  武漢市硚口區城管委昨天早上給楚天金報打來電話表示,該委對楚天金報報道的叫板“短命路”的新材料高度重視,希望能與江蘇路業建設有限公司儘快取得聯繫。
  武漢市城管委有一項重要職能,即負責全市城市道路、橋梁維護的行業管理,承擔全市城市主幹道單項維修改造,同時直管橋梁、隧道的養護維修。
  硚口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在該委管轄範圍內,一些道路由於長期遭受重載車、超載車碾壓,破損嚴重,傷及路基,反反覆復維修,令人十分頭疼。例如古田一路、古田二路、沿河大堤堤頂道路、張公堤堤頂道路等,都是“老大難”,如果江蘇民企能夠解決這些“老大難”,那真是大快人心。
  經記者介紹,硚口區城管委昨日與江蘇路業建設有限公司進行了初步溝通,該委計劃前往江蘇南京、寧波等地實地調研。
  中建三局想將東湖淤泥變廢為寶
  無巧不成書。昨日東湖通道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致電本報表示,修建東湖通道時,從東湖底挖出大量淤泥,該指揮部正在研究將東湖淤泥變成路基的課題,看到楚天金報的報道後,感覺“蠻對胃口”。
  東湖通道工程全長約10.6公里,需要處理的淤泥大約達到88萬立方米,是東湖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清淤。施工方中建三局專門建設了一個淤泥處理廠,經過沉澱、稀釋、脫水、固化等多道工序後,將淤泥變成了泥土,這些泥土大部分目前處於閑置狀態。
  東湖通道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江蘇民企利用新材料將海底淤泥變成了路基,那是否也可以將東湖淤泥變成路基呢?若果真如此,那就變廢為寶了。昨日中建三局東湖通道指揮部與江蘇路業建設有限公司已取得聯繫,下一步雙方將進行深入瞭解。
  光谷一高新企業願意嘗試新材料
  “他們搞的是高新技術,我們搞的也是高新技術,都是高新技術。我們惺惺相惜。”昨日,光谷梧桐湖新城內的海亦佳科技園投資人看到本報報道後,致電本報表示對這種高新技術充滿興趣,願意在該科技園道路上嘗試。
  據介紹,該科技園有150畝,大約需要建設3公里的園區道路,還要建設廣場。但是園區所在位置的地下全是淤泥,廠房的樁基打到地下20米。建設難度大,成本高。道路建設在軟基上,破損嚴重,江蘇民企的土壤固化劑正好符合該企業的需要。
  昨日,海亦佳科技園投資人與江蘇路業建設有限公司已經取得聯繫,下一步雙方有望展開合作。
  (原標題:圖文:硚口城管委欲到江蘇實地調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b60rboh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